《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答:18周岁
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答: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4.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谁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答:任何组织和个人 。
5.《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哪些组织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答:共青团 、妇联、工会、青联、学联、少先队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团体 。
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哪些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
答: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7.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什么职责和义务?
答:监护职责和抚养教育义务
8.《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哪些行为?
答: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9.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多少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答:16周岁。
10.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什么行为?
答:体罚、变相体罚的行为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11.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什么方针?
答: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12.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怎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答: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
13.《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有什么规定?
答: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需要表明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
1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应促进幼儿哪些方面和谐发展?
答: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
1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为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卫生部门应当对儿童做好什么工作?同时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
答:预防接种工作
16.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依法如何处理? 答: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1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答: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18.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何时起施行的? 答:
19.有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应当由谁拆阅? 答:本人 。
20.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谁的责任?
答:应当是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责任
21.我国哪部法律规定公民必须“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答:《宪法》
22.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这是我国哪部法律规定的?
答:《未成年人保护法》。
23.父母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这是我国哪部法律所规定的? 答:《未成年人保护法》
24.小军(15岁)因抢劫被抓了起来,学校随后将他除名。因为小军年龄尚小,又是协从,法院依法对他免于刑事处罚。小军要求回校读书,学校加以拒绝。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
答:不合法。
2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生的什么权利应当受到学校尊重,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答:受教育权。
2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 答: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27.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如何处理?
答: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8.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有? 答: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
29.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哪些资料?
答:姓名、住所、照片。(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30.婷婷与其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婷婷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继续上学。她父母实施了什么违法行为?
答:歧视女性未成年人、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侵犯其受教育权。
31.未成年人在其父母死亡后,由具有监护能力的哪些人担任其监护人?
答: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
32.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应当如何做?
答: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
33.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
34.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公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5.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6. 未成年人的哪些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答: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37.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答: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8.对未成年人已经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何规定?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39. 《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40.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